業務范圍 Business Scope
職業衛生評價
當前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職業衛生評價
項目概況 |
項目名稱 |
中電建成都建筑工業化項目(一期) |
行業 類別 |
建筑業 |
||||
項目業主 |
中電建成都建筑工業化有限責任公司 |
項目 性質 |
新建 |
|||||
項目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工業園區玉圣路6號 |
|||||||
被評價企業聯系人 |
白雪 |
被評價企業聯系人電話 |
18292181941 |
|||||
項目簡介 |
中電建成都建筑工業化有限責任公司由在川央企(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地方公司(金堂縣興金開發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花園水城城鄉產業發展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都花園水城城鄉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投資組建的公司,項目總投資66488萬元,進行砂石骨料、商品混凝土、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生產。 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擴大生產規模,公司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工業園區中電建成都建筑工業化項目。項目建成后,計劃每年生產砂石骨料170萬m3,商品混凝土120萬m3,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30萬m3。中電建成都建筑工業化有限責任公司于2017年10月10日在金堂縣發展和改革局對中電建成都建筑工業化項目進行了備案(備案號:川投資備[2017-510121-50-03-217218]FGQB-1436號)。 |
|||||||
評價機構及評價項目組 |
評價機構 |
四川眾望安全環保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
機構負責人 |
潘祖高 |
||||
項目負責人 |
吳小亮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5101587 |
|||||
報告編制人 |
吳小亮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5101587 |
|||||
報告編制人 |
鄒兵飛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5101427 |
|||||
報告審核人 |
高 飛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2100044 |
|||||
評價活動主要信息 |
簽訂合同時間 |
2018年1月 |
報告提交時間 |
2021年1月 |
||||
職業評價類型 |
職控評 |
|||||||
到現場調查、采樣、檢測的專業技術人員 |
吳小亮、鄒兵飛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白雪 |
|||||||
到現場開展檢測活動時間 |
2019年12月8日—10日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
粉塵:矽塵、其他粉塵、金屬粉塵、電焊煙塵、水泥粉塵; 物理因素:噪聲、高溫、手傳振動、電焊弧光、工頻電磁場; 化學毒物:甲烷、柴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 其他:有限空間作業危害。 噪聲檢測:本次噪聲現場檢測在產噪較大的地點設置定點檢測,以反映該點位的噪聲源情況。本次噪聲現場檢測定點共設64個檢測點,涉及42個崗位,計算8h等效連續A聲級,反映作業人員噪聲接觸情況。 本次定點檢測有7個檢測點噪聲超過85dB(A),基本為低、中頻穩態噪聲;有4個崗位8h等效連續A聲級超過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為拆模工(1線)、打灰工(1線)、拆模工(2線)、打灰工(2線);同時生產區的控制室噪聲檢測值都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泵巡檢崗、固定模臺生產工、拆模工、清模工、網片入籠工、打螺栓工、吊鋼筋工、墊塊工、打灰工、碼垛機操作工、切斷工、成型工均屬于噪聲作業崗位。 毒物檢測:本次現場檢測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檢測結果顯示,各崗位均接觸毒物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和短時間接觸濃度未超過《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19)的規定。 粉塵檢測:本次粉塵現場檢測共設19個定點檢測點,對總塵、呼塵進行檢測,對6個崗位計算CTWA來反應作業人員接觸粉塵的情況。同時對巡檢流動較大的9個崗位進行個體總塵、呼塵的采樣,來反應這9個崗位作業人員接觸粉塵的情況。 從個體總塵檢測結果來看,砂石骨料生產線的粗碎控制巡檢崗、巡檢崗(半成品區)、巡檢崗(中細碎、篩選區)、成品巡檢崗,商品混凝土生產線的進料崗、放料崗,混凝土攪拌站的上料工的總粉塵濃度CTWA超過職業接觸限值(PC-TWA),經整改后現場再次檢測各崗位粉塵濃度符合了職業接觸限值要求;其余檢測崗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短時間接觸濃度也符合峰接觸濃度限值要求;但從個體呼塵檢測結果來看,砂石骨料生產線的巡檢崗(中細碎、篩選區)接觸呼塵的CTWA超過職業接觸限值(PC-TWA),經整改后,再次檢測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其余崗位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同時短時間接觸濃度也符合峰接觸濃度限值要求(其中混凝土攪拌站的商混控制崗短時間接觸水平瞬時超出了PC-TWA的3倍,但小于PC-TWA的5倍,但由于控制崗對攪拌機為巡檢作業,每次巡檢接觸不超過15min,每班巡檢為4次,每次巡檢間隔2h,因此符合峰接觸濃度限值要求)。 PC生產五連跨廠房接觸粉塵的各崗位CTWA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PC-TWA要求,短時間接觸濃度也符合峰接觸濃度限值要求。 超標原因分析:砂石骨料生產線的巡檢崗(中細碎、篩選區)巡檢的皮帶生產線及中細碎設備點較多,部分巡檢時為等停機粉塵逸散消失就開始,同時接觸的粉塵性質為矽塵,限值較低,因此造成巡檢時檢測結果濃度超標,從而導致崗位接觸濃度超出職業接觸限值規定。 工頻電磁場檢測:本項目電工涉及的檢測點工頻電場強度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 電焊弧光檢測:成型工接觸電焊弧光的強度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 手傳振動檢測:打灰工接觸手傳振動值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本項目屬于“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中的“石膏、水泥制品及類似制品制造”。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總安健第73號),結合本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學特征、濃度(強度)、潛在危險性、接觸時間、接觸人數、接觸頻次、現場檢測結果、職業病危害因素防護措施以及發生職業病的危(風)險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建設項目為職業病危害風險“嚴重”的建設項目。 結論:根據對建設項目現場調查、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和項目相關資料的綜合分析,建設項目當前(試運行階段)基本符合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建設項目已具備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的條件。 在生產狀況正常,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運行有效,工人佩戴合理有效的個體防護用品,其實際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能夠控制在職業接觸限值內,且采取了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所提對策措施和建議的情況下,符合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1)加強砂石骨料生產系統的粉塵防護設施的檢修維護,及時清理現場的積灰,加強現場管理,保證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確保粉塵治理效果。 (2)健全職業健康監護制度、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根據《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做好健康監護工作,“兩檔”管理制度。“兩檔”內容包括職業衛生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3)按照《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2012〕第49號)、《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相關規定對新進作業人員進行崗前體檢、并對離崗或調離作業人員進行離崗健康檢查,建設項目需補充體檢的崗位、補充體檢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體檢人數可參考表F8-5。 (4)定期對通風除塵系統進行檢查、維護,發現有堵塞、損壞或其他原因導致不能正常工作的,應及時進行清理、維修,并做好相關維護保養記錄。 (5)項目涉及到生產女工,應加強女工的勞動保護,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職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6)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企業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外包給不具備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的企業。 (7)外包作業人員應該納入公司的職業病防治管理,包括職業健康檢查、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應急救援等,完善外包作業的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本次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只針對目前生產狀況,公司今后遇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發生變更,須按時申報。或因技術、工藝或原輔材料發生改變而引起職業病危害因素發生變化時,應進一步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一)報告書 1、完善職業病危害因素超限原因分析,提出合理性建議; 2、細化生產工藝機械化、密閉化程度調查、分析; 3、完善防塵設施調查、分析。 (二)建設單位 1、對粉塵超限工序進行治理,確保效果; 2、加強個人防護用品正確使用培訓和監管; 3、完善警示標識規范設置,健全職業衛生檔案; 4、按照GBZ188《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的要求,規范開展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對異常人員妥善處置; 5、加強外委作業職業衛生管理和現場監管。 |
|||||||
參與現場調查及檢測工作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