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范圍 Business Scope
職業衛生評價
當前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職業衛生評價
項目概況 |
項目名稱 |
資陽市臨空經濟區老鷹自來水廠(一期)(暫定名)建設工程項目 |
行業 類別 |
D461自來水生產和供應 |
||||
項目業主 |
資陽空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項目 性質 |
新建 |
|||||
項目地址 |
資陽市臨空經濟區(資陽市雁江區臨江鎮高桐村) |
|||||||
被評價企業聯系人 |
余林柯 |
被評價企業聯系人電話 |
15182150598 |
|||||
項目簡介 |
新建處理規模5萬m3/d(本期)的自來水廠工程,配套管網長約500m。主要建構筑物有細格柵間及配水混合井(土建10萬m3/d,設備5萬m3/d)、網格絮凝平流沉淀清水池(5萬m3/d)、氣浮池(5萬m3/d)、氣水反沖洗V型濾池(5萬m3/d)、反沖洗泵房(土建10萬m3/d,設備5萬m3/d)、送水泵房及配電間(土建10萬m3/d,設備5萬m3/d)、加藥間(土建10萬m3/d,設備5萬m3/d)、排水、排泥池(土建10萬m3/d,設備5萬m3/d)、泥渣濃縮池(土建10萬m3/d,設備5萬m3/d)、污泥脫水機房(土建10萬m3/d,設備5萬m3/d)、中控車間、機修倉庫、傳達室廠區配套管線、綠化、道路,配套管網。 (1)主體工程:擬建項目凈水廠采用:細格預處理+網格絮凝、平流沉淀+氣浮池+V型濾池澄清+清水池暫存+管網配送;投加液氯進行消毒。 (2)公輔工程:加藥間、中控室、檢維修、污泥脫水間等。 |
|||||||
評價機構及評價項目組 |
評價機構 |
四川眾望安全環保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
機構負責人 |
潘祖高 |
||||
技術服務項目組人員名單 |
李范:川職(評)20210186 王鵬:川職(評)20210187 嚴銳:A01(P)12100049 |
|||||||
評價活動主要信息 |
簽訂合同時間 |
2022年6月 |
報告提交時間 |
2022年7月 |
||||
職業評價類型 |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
|||||||
到現場調查、采樣、檢測的專業技術人員 |
評價: 李范:川職(評)20210186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余林柯 |
|||||||
到現場開展檢測活動時間 |
/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
化學有害因素:硫化氫、氨、氯、其他粉塵(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鋁、氧化鈣、氫氧化鈣、硫酸、鹽酸。 物理因素:噪聲、工頻電場。 維修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錳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電焊弧光、電焊煙塵、有限空間作業。 生產環境:巡檢人員會接觸高溫(夏季)、紫外線、低溫(冬季)。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結論:依據擬建項目提供的相關資料,擬建項目基本執行了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的有關規定。擬建項目在今后工程的設計和工程建設中,如能將其擬設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本報告中提出的職業病危害防護補充措施及建議落實到位,并在項目運行時認真實施,加強日常職業衛生管理,履行職業健康監護、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制度、進行應急救援演練,定期發放個人防護用品,擬建項目采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以及職業衛生管理能滿足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建議: 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2017〕第90號)的規定,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編制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擬建項目防護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項目施工時應將有關防護設施嚴格落實到位。 建設單位應委托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的單位進行擬建項目的建設施工,施工單位在建設施工時應參照《建筑行業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規范》(GBZ/T211-2008)對擬建項目施工過程產生的職業病危害進行預防控制。且應在建設施工期督促施工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措施。同時,擬建項目建成后應對施工過程的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總結。 建設單位應在擬建項目建設時落實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建議加強泥脫水間、加藥間通風,車間各設置一個軸流風機進行通風換氣,加藥操作點設局部抽風除塵系統,考慮布袋除塵裝置。 建設項目試運行期間(30天~180天),建設單位應當對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行的情況和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及時、如實申報職業危害。根據國家《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辦法》(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48號)第四條規定:職業危害申報工作實行屬地分級管理,擬建項目應當向當地職業衛生管理部門申報職業危害。擬建項目建成投產后,如因技術、工藝、設備或者材料等發生變化導致原申報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相關內容發生重大變化的,自發生變化之日起15日內進行申報。 根據國家《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令第5號)規定:存在職業危害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定期檢測、評價結果應當存入本單位的職業危害防治檔案,向從業人員公布,并向所在地職業衛生管理部門報告。 擬建項目相關崗位工種應根據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由建設單位制定相應的職業健康體檢計劃,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相關規定,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到具有職業健康體檢資質的醫院進行崗前、在崗、離崗及應急體檢,并調查作業人員的職業史,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發現職業禁忌或者有與所從事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建好個人檔案,檔案妥善保管,做好前后對比、動態綜合分析,及早發現問題妥善解決。 應針對有限空間作業以及硫化氫中毒制定專項應急救援預案。擬建項目水池、管道清理作業時,作業人員需佩戴便攜式硫化氫氣體報警儀并嚴格安裝制定的有限空間作業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擬建項目建成投產后,如果因生產技術、工藝或者原輔材料等發生變化可能導致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因素發生改變,對其可能造成的職業病危害應及時申報并作補充評價。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報告書意見: 1、完善總體布局、設備布局分析及建議; 2、細化應急救援分析及建議; 3、完善崗位個人防護用品配發建議。 |
|||||||
參與現場調查及檢測工作照:
評價人員:李范:川職(評)20210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