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論文展
當前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公司論文展事件負責 創造客戶
——數字倒逼(生產力 成本)
前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2013年1月29日抵達南京考察青奧會籌備情況時指出,對于這樣的大會是有相應的環境指標的,如果空氣當中的某些污染物超標,會真的影響到年輕人的身體健康,奧委會將安排賽事延期舉行。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將于2014年8月16日到28日在南京舉辦,從羅格的弦外之音中不難聽出,他顯然對南京的空氣狀況有些看法,而南京市政府旋即開始了一系列治理空氣污染和水環境污染的措施,從側面也印證了這一點。如果沒有羅格的“倒逼”,南京市政府可能不會立馬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
社會公眾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對項目的真相具有知情權,并可參與到項目的決策中來;2013年11月14日,環保部制定并頒布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試行)》,于2014年1月1日起生效,該《指南》要求,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受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后向社會公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全本等內容,征求公眾意見。由此可見,評價的公開公正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與重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進行評價工作,更要求評價單位對評價工作負責。
高生產力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提保障,眾望咨詢存在的唯一理由——滿懷激情的致力于促成客戶的成功;作為眾望的一名報告編制人員,生產力則是衡量其自身價值的標桿。對于報告編制,除報告編制的量外,報告編制的質及其成本控制對于生產力提高同樣重要。
如何提高生產力,個人覺得可從報告的質、量以及成本控制幾個方面著手,通過詳細分解目標任務,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序、任務倒逼責任人等方式,強化督促檢查,提高報告質、量以及成本控制,最大限度提高生產力;以“數字倒逼 強力管理 陽光透明 簡單有效”為指導方針,以高生產力對事件負責,讓業主明理,創造客戶。
- 按時——與時間賽跑
一個報告從接任務單到最后取得批復,中間的環節多而雜,但一環扣一環,必須一步一步走到位;如何按時拿出報告,需要對各個環節的時間實行嚴格控制,接任務單后3天看現場,按任務單規定時限送審,評審后5天出報批本……各環節完成時間與相應考核制度捆綁,實行數字倒逼,與時間賽跑。
項目進展如何,是否存在問題,存在什么問題,需向業主直接溝通、匯報。尤其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時,需第一時間與公司協調部如實匯報情況,討論初步解決方案后,最短時間內向業主反饋,包括問題的內容、依據及合理解決問題的建議。以并聯項目為例,項目組長應擔任匯報反饋的職責,項目組員應積極配合進行問題匯報,在協調部的指導下共同尋求最快捷、有效的解決方式。積極推動項目,避免項目停滯不動。
報告送審、報批時,會遇到項目款項未到位而影響送審、報批時間的情況,這其實是溝通不足造成的缺陷。報告編制人應清楚合同中項目送審及報批時進度款、尾款的付款要求,送審、報批前應及時向合同簽訂人、協調部、財務部及業主匯報,并催促相應款項落實到位。
- 保質——以真相評判
眾望咨詢秉承“責任、規范、誠信、真相”的科學發展理念,堅持走“陽光、正氣、奉獻、和諧”的健康成長之路,持之以恒地“把厚德的事做成、做好”、“滿懷激情的促成客戶的成功”,“為政府把關、替百姓說話、讓業主明理”。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語出《莊子·漁父》;告訴我們本真才是精誠的極致,不能做到至誠就無法感動人。做人如此,身為一家專門從事技術咨詢的第三方機構,肩負社會責任,更應如此;若本真是精誠的極致,那么真相就是眾望的靈魂。循真相者,眾望所歸!真相是評價工作的根本,是“并聯評價”的保障,是評價工作不斷升華的基礎,是評價報告質量的評判依據,這里的真相即為:報告的內容與實際擬建設內容一致,與項目周邊外環境關系一致,符合法律法規、標準規范要求。
要保證報告的真實性,需要過硬的技術支撐、完善嚴格的過程質量控制、評價的公開公正,還需要報告編制人具有相應的責任、規范、敬畏等素質。
以下以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案例為出發點進行簡要論述:
案例1:
以某建設項目安全驗收評價為例,此項目相對大多建設項目而言,其建設內容相對簡單,驗收報告編制難度相對不大;然而由于項目的特殊性,評價人員可能對設備到場情況、運行情況、乃至于設備本身的一些基本信息無法獲取,或者獲取有一定難度。首先會導致報告編制的項目基本概況與項目建設內容的符合性得不到保證,以至于項目試運行情況描述、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以及后續安全對策措施的提出出現偏差或者漏項,使報告內容與項目內容不符。其次,項目編制人在專業上若不夠堅持,在建設方單方面作出承諾,而本人未確定項目實際進展(設備安全情況、試運行情況)的情況下,即完成對項目安全驗收評價報告的編制;這樣的報告首先違背了項目的真相,即虛假報告。其后果影響項目正常驗收,也影響眾望的社會公信力。
虛的對立面即為真,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真相面前,眾望人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斷。不管項目的大小、難易、近距離或者遠距離,眾望人對項目進行評價之前,首要工作是親自確認現場,確保項目真實性,確保評價報告腳踏實地。
案例2:
以某食用酒精廠技改項目為例,該項目擬建一食用酒精成品罐,經過現場勘查,發現該成品罐擬建地點與國道間距不滿足《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3號)第十八條距離要求。這一問題確認后,立即與業主一起至當地安監局進行匯報溝通,并以函的形式向業主與安監局出具情況說明,目前該項目擬建成品罐已重新選址,新選址符合《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3號)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上述問題,在項目未建設時,即向業主反映真實問題,對存在的問題不忽略、不逃避,尋求正確有效地解決方式,是對項目本身及周邊社會的保護,同時,也使項目驗收時能順利通過,為建設方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促成客戶的成功。
作為眾望人,要懂得不畏“真相”。項目的實際情況,要在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前提下,才能稱之為真相。危險化學品儲罐與國道距離不符合《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3號)規定、項目平面布置不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距離要求等,必須在實際工作中向業主提出整改,并在報告中如實反應整改情況及整改結果,整改后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評價工作中要敬畏真相,可以說循真相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同時也體現眾望對項目的評價工作所懷的責任感。
- 成本——最小化控制
提高生產力,成本必須控制到最小化。
出現場的次數及人次應嚴格控制,這就要求我們出現場前準備工作必須做足,熟悉平面布置圖、項目可研等,需要業主提供的資料一次統計完整,不清楚或存在的問題逐條羅列等,出現場時嚴格按公司制度合理支配差旅費,與項目無關人員不予同行。
報告編制、送審、報批等環節中,資料、報告打印較多,這部分費用從公司角度控制較難,需要報告編制人主動積極進行成本預算及控制。能用電子資料的不用紙質版本,評審會時核實領導、專家、業主及公司人員人數,經驗計算到場人數,確定報告打印份數,避免報告打印過多導致浪費。環評、水保報告編制過程中,水保措施布置圖、公路項目路線走向圖等A0、A1彩色附圖較多,打印成本高,報告編制中應盡量衡量此類附圖的必要性。
此外,在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的諸多小細節上也可進行成本控制,找領導、專家、業主咨詢、簽字,能電話溝通則不用專程到訪,能坐公交則不坐的士,能乘大巴則不開專車。
綜上,政府主管部門、業主單位、社會公眾對評價工作要求的愈來愈關注、愈來愈嚴格化,促使評價機構對評價工作的管理更為嚴格、細化,高生產力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前提保障,是衡量評價人員自身價值的標桿。通過眾望嚴格的考核制度,進行詳細分解目標任務,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序、任務倒逼責任人等方式,強化督促檢查,促使部門及工作人員圍繞目標任務,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高報告的質、量以及成本控制,最大限度提高生產力。以“數字倒逼 強力管理 陽光透明 簡單有效”為指導方針,以高生產力對事件負責,讓業主明理,創造客戶。
并聯評價一部 童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