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范圍 Business Scope
職業衛生評價
當前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職業衛生評價職業評價報告網上公開信息表
項目概況 |
項目名稱 |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小鐵山礦 |
項目 類別 |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
||||||||||||||
項目業主 |
張璞 |
項目 性質 |
現評 |
|||||||||||||||
項目地址 |
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區冶金路102號 |
|||||||||||||||||
被評價企業聯系人 |
張璞 |
被評價企業聯系人電話 |
13830036069 |
|||||||||||||||
項目簡介 |
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銀公司”)前身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2008年11月引進中信集團、中信國安集團戰略投資,與甘肅省政府國資委、甘肅省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注冊資本50億元,凈資產66.6億元。50年來累積生產銅、鋁、鉛、鋅產品550多萬噸,上繳利稅85億元,為構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體系,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公司目前具有采選礦量200萬噸、銅鉛鋅30萬噸、黃金3000千克、白銀100噸、有色金屬加工材5.65萬噸、硫酸55萬噸、氟化鹽7.2萬噸的生產能力。是銅、鋁、鉛、鋅、金、銀、硫產品綜合發展,采礦、選礦、冶煉、加工、化工和科貿一體的大型有色金屬企業集團。小鐵山礦是白銀公司直屬銅、鉛、鋅礦山。 |
|||||||||||||||||
評價機構及評價項目組 |
評價機構 |
四川眾望安全環保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
機構負責人 |
潘祖高 |
||||||||||||||
項目負責人 |
高飛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2100044 |
|||||||||||||||
報告編制人 |
陳昌勇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2100045 |
|||||||||||||||
報告編制人 |
嚴銳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2100049 |
|||||||||||||||
報告審核人 |
朱毅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2100042 |
|||||||||||||||
評價活動主要信息 |
簽訂合同時間 |
2014年5月28日 |
報告提交時間 |
2015年3月28日 |
||||||||||||||
職業評價類型 |
現狀評價 |
|||||||||||||||||
到現場調查、采樣、檢測的專業技術人員 |
高飛,證書編號:A01(P)12100044 梁倫祥,證書編號:A01(J)12100057; 余天,證書編號:A01(J)12100067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蔡義禮 |
|||||||||||||||||
到現場開展檢測活動時間 |
2014年6月25日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
(1)生產工藝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根據用人單位的生產工藝特點,所使用的原輔材料分析,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或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及生產性粉塵。
通過對該建設項目的生產工藝流程、工藝設備和原輔材料的調查,結合現場及檢測結果分析,綜合判定該建設項目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噪聲、高溫、矽塵、煤塵、石灰石粉塵、二硫化碳、多次甲基多苯基多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手傳振動。 (2)檢測結果 根據現場檢測結果可知,毒物:本次現場檢測的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硫化碳、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濃度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粉塵:用人單位13個崗位總粉塵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均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有12個崗位呼塵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均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個體粉塵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檢測崗位的總塵及呼塵均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其余崗位粉塵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短時間接觸濃度也符合超限倍數的要求。工頻電場:本次現場檢測的工頻電場檢測結果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噪聲:根據檢測及計算結果,8個崗位8h等效連續A聲級(LAeq)超過職業接觸限值,個體噪聲檢測有兩個崗位超過職業接觸限值,不符合《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要求。超標崗位為:井底鑿巖工、選礦中細碎工、磨礦工、浮選工、尾礦泵工、白灰工以及個體噪聲檢測的鏟運工。高溫:所有檢測點的檢測值均符合WBGT(℃)限值的要求,相應工作崗位均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手傳振動:手傳振動4h等能量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職業接觸限值為5m/s2,根據檢測及計算結果,檢測崗位鑿巖工的接觸手傳振動值不符合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結論:用人單位為職業病危害風險嚴重的建設項目,結合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檢測結果,同時結合現場勞動衛生學調查、職業病危害因素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用品調查及職業健康體檢情況,該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用人單位按照本報告建議整改完成并符合相關要求后,該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基本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的要求。 建議:建議用人單位對產噪大的設備進行合理布局(如單獨布置、設置基礎減震等),減少車間噪聲的相互疊加影響。在采取工程措施控制噪聲的同時,應合理安排接噪人員的作息時間,減少接觸時間。 用人單位在礦井及選礦車間設置有通風設施及落地扇。用人單位應加強對這些設備的維護與管理,保證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同時為現場作業人員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用水,并發放防暑降溫藥品如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井下開采防護措施防護效率不能滿足要求,建議增加礦井通風設備,保證每個作業面所需的新風量,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增加粉塵作業點灑水設施及頻率,實行濕法作業(灑水抑塵)。 在浮選車間及溶解車間(藥劑房)未設通風系統,建議加設通風系統,對加藥采取機械化作業,改善作業人員的工作環境。 對浮選生產工藝粉塵的關鍵控制點應加強管理,如破碎車間各粉塵產塵點及相應皮帶巡檢崗位,生產的密閉化、自動化不足,建議加強生產的密閉化、自動化,加強通風措施,同時在關鍵產塵位置增加除塵設備及灑水裝置,對粉塵進行收集處理,加強濕式作業監督控制,定時對除塵器進行清理維護等。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直接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