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范圍 Business Scope
職業衛生評價
當前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職業衛生評價職業評價報告網上公開信息表
項目概況 |
項目名稱 |
雙(多)金屬復合板生產線工程 項目 |
項目 類別 |
黑色金屬鑄造 |
||||
項目業主 |
四川鑫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
項目 性質 |
新建 |
|||||
項目地址 |
江油市工業園區; |
|||||||
被評價企業聯系人 |
季雪梅 |
被評價企業聯系人電話 |
13608113629 |
|||||
項目簡介 |
四川鑫鼎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雙(多)金屬復合材料、路橋異型型材、動車輥城市軌道交通安裝軌、導電軌及核電核能、機械裝備業高端金屬材料研發、生產的中外合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投資2.3億元建設雙(多)金屬復合板加工生產線,預計新增產值10億元,利稅1億。 公司位于唐代詩人李白的故里—四川江油,富饒的江東平原,與攀長鋼相毗鄰。交通、通訊十分便捷。 公司建有三條生產線:異形型鋼熱軋生產線;、異形型鋼冷拔生產線;和復合離心鑄管生產線。公司檢測手段完善,技術力量雄厚。 2016年3月四川鑫鼎新材料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眾望安全環保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對雙(多)金屬板生產項目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本公司接受委托后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本著真實、公正、客觀的原則,承擔了擬建項目的預評價工作。 |
|||||||
評價機構及評價項目組 |
評價機構 |
四川眾望安全環保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
機構負責人 |
潘祖高 |
||||
項目負責人 |
江斌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 15101580 |
|||||
報告編制人 |
江斌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 15101580 |
|||||
報告編制人 |
范添博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 15101429 |
|||||
報告審核人 |
施春華 |
個人資質編號 |
A01(P)12100043 |
|||||
評價活動主要信息 |
簽訂合同 時間 |
2016.5 |
報告提交時間 |
2016.7 |
||||
職業評價 類型 |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
|||||||
到現場調查、采樣、檢測的專業技術人員 |
現場調查人員江斌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陪同人 |
季雪梅 |
|||||||
到現場開展檢測活動時間 |
無檢測 |
|||||||
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果 |
物理因素:噪聲、高溫、紅外輻射、電焊弧光、工頻電場、電磁輻射。 粉塵:其他粉塵、矽塵、電焊煙塵、螢石粉塵、砂輪磨塵。 化學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氫、錳及其化合物、乙炔、氧化鈣、過硫酸銨、乙醇胺、高氯酸、磷酸、檸檬酸鈉、氫氧化鉀、臭氧。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擬建項目行業類別屬于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中的“黑色金屬鑄造”。根據《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的規定,危險廢物治理為職業病危害風險嚴重的建設項目。 建議: 1、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對職業衛生管理機構、人員及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急救人員的人數規定,擬建項目還應配備急救人員,急救人員須進行相關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定期安排應急救援演練,重點加強作業人員現場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訓。 2、擬建項目在運行前應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的要求,對項目新增人員完成上崗前職業健康體檢,項目在正式投產后應定期組織作業人員進行職業健康體檢,落實職業健康體檢制度,健全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檔案應包括職業健康監護委托書、職業健康檢查工種及人員名單、職業健康檢查結果與分析報告、職業禁忌證名單及處理情況。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3、類比檢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中,除渣崗、行車崗、原料崗粉塵檢測結果超標,建設項目電弧爐、精煉爐設有煙塵密閉捕集罩,產生的粉塵能得到較好的控制較好;建議建設單位加強配料崗位防護設施投入,并在操作過程中督促員工正確佩戴防塵口罩。 4、擬建項目建成投產后,如果因生產技術、工藝或者原輔材料等發生變化可能導致新增職業病危害因素時,必須對其可能造成的職業病危害及時申報并作補充評價。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1、同意本項目為職業病危害為嚴重的結論意見; 2、完善建筑物布局、設備布局的描述和分析,結合類比數據對關鍵控制點布局進行分析,是否存在交叉影響,粉塵及高噪單元是否隔離; 3、補充廢水、廢渣的分析與評價,補充檢維修、特殊作業情況下職業病危害識別和評價; 4、針對類比檢測數據的超標情況,本項目給出針對可行的設計建議措施; 5、完善應急救援的事故類型分析和器材配置評價,提出對有毒、易燃及其他物理性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控和預警措施; 6、附件材料不足,按照導則完善,補充生產車間大致的生產單元或設備分布圖; 7、擬建項目產品規模與項目備案書不符,需核實; 8、項目類比檢測結果粉塵超標嚴重,重點應對此部分提出整治措施; 9、職業健康的建檔,建立個人職業健康檢查檔案。 |
|||||||
參與現場調查及檢測工作照:
圖1 用人單位現場調查圖 (高飛,左一,證書編號:A01(P) 15101580)
|
||||||||